建瓯圆通寺  

地址: 南平市建瓯市

電話:

上傳:佛教精舍

無星商戶 0 | 已有 0 條評論

普通家舍

加入收藏     認領

更多»

圖片

簡介

建瓯圆通寺
俗名天湖庵,在芝城西北郊,马汶村西镇自然村约五华里的天湖山上。坐东北朝西南,群峰间突见天生一湖,真乃建郡名山。民国《建瓯县志》称:“山势斗旋,如龙之盘,又如莲瓣周遭,中间宽平十余亩”(民国《建瓯县志名胜》7页)。邑士翁公鹤年赞之:“湖水三倾,碧波澄澄,若葫芦之倒挂”(民国二十二年重修碑)。

天湖山今有圆通寺,古称老佛庵。据《建瓯县志》记载:宋时有隐士黄水心,筑室于此居住。黄水心名淼。曾领景德乡荐,博览群书,宋亡抗节不仕,赞慕夷齐云高风亮节。又宋郡首赵研登此有“美景天湖六六”之句。盖山有三十六景,即双虹泉、空翠亭、紫芝庵之类,为其胜境。建炎间因兵燹俱废。据翁鹤年撰《重建天湖山圆通寺碑记》刊载:“斯寺经清咸季兵燹后,幸有风雨一椽,群人士限浩大工程,不累修。羊城何善士坤如,慨于重建意……捐金三千重建,于丙寅十五年(公元1866年)落成。……庙貌庄严,辉煌金碧,回廊之上,则重楼远焉,佛殿之旁,则生祠辟焉。垣外宾馆,窗明几净,小园隙池,莳花种竹。玉泉一泓,汲泉煮茗,茶烟丰榻,令人有世外之思。
然时过境迁,沧桑变易。尤其是“文革”破坏,圆通寺门壁殆尽,佛像捣光,器用散失,大雄宝殿仅留空架,其余殿堂已成废墟。

1978年,僧人释觉明,释达金先后进寺整理。次年释泽顺出任主持,大事修建,十五年来,先后修复大雄宝殿,重建天王、弥陀、伽蓝三殿,客堂两座,骨灰塔两座,单檐千佛桥一座长18米,宽10米,及桥头六角亭,而今满堂佛像,栩栩如生,金光耀眼,为了游客上山方便,市交通局与马坟村合资修建了三公里的盘山公路直达寺前。
古来每年六月进香如市,而今游览者络绎不绝。
清蒋蘅有言:“昔予尝游武夷,爱五曲水云寥,岩壑幽奇。因以云廖山人自号。道里辽,不能常往,他日傥营免衷,其在梅岩天湖之间,而天湖尤胜,因而自称天湖山人。”足见天湖山古来即为人所向往。
建瓯佛教寺刹新秀——天湖山圆通寺万佛殿
建瓯佛协·黄德欽(智峰)
圆通寺,俗名天湖庵,座落于离建瓯城五华里的天湖山上。天湖山乃建瓯之名山,民国《建瓯县志》称:“山势斗旋、如龙之盘、又如莲瓣财、中间宽平十余亩。”立于山坪,遥观城郭,便见峰峦翠,云屏锦嶂,烟波浩渺,水天相连,市井楼台,光孝寺善见塔,犹在咫尺。代有名士,独爱天湖山水,隐居兹山,著书立说。
天湖立寺,清康熙《建宁府志》载:“天湖庵,中祀奉暨存真,俗名老佛”,民国《建瓯县志》载:“宋,如是庵,暨公名存真,水吉人,俗名如是老佛。”由此推断天湖庵始建于宋朝。山后双髻岩,相传唐末至为五代时无垢禅师(865-927)修真地,若此则有庵在老佛之先,推断天湖庵始建于唐代。清咸丰年间,该寺毁于兵火。民国甲子年(1924年)开始重建,1926年落成,庙貌庄严,辉煌金碧。延致文革,萧衰几废,但仍有耕山老农长住其间,并有僧图明、达金、世种诸禅师艰辛苦守,维持香灯。
文革结束后,1980年春,瓯籍僧尼竺斌、觉明、泽顺等虔心重振古寺,再兴天湖,自备用具上山,历时二十余寒暑,在信众支持下,重筑山门,修复了天王殿、大雄宝殿、经堂等,重建了观音殿、地藏殿、斋堂、寮房和香客楼。新建了万佛殿,该殿雄伟宽敞,占地有一千多平方米,是闽北首座万佛殿。又开通五公里硬化水泥路面,方便游人观访。1985年6月,该寺经建阳地委建委批准开放,1993年6月经市政府依法登记。
该寺建筑占地面积约三千多平方米。并有水田4亩,菜地4亩,毛竹2亩,油茶10亩,斯山斯寺,殿宇生辉,佛像庄严,香烟缭绕,梵声清越,节假之日,游人云集,是建瓯重要的旅游胜地。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圆通寺万佛殿
万佛殿内供奉万尊佛像,以再现了传说中"万佛朝宗"之盛况。万佛殿内佛像有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十方诸佛,气势宏伟。从下至上为众生的觉悟之路。即佛以法、报、应三身开示众生。以建筑、雕刻、彩绘“三维一体”的表现手法来表现主题无限空间。万佛殿殿内空间以佛三身开示众生,展现十方三世的宇宙真实。其中一层应身佛,也称花开现佛,莲花盛开寓意佛陀于菩提树下悟道得法,莲花展开,开示众生,离染得净,悟入佛陀智慧。二层报身佛,卢舍那佛,是佛的修行依因果感召而来的报应身,是修行圆满、大彻大悟的表现。三层法身佛,毗卢遮那佛,是光明理智的象征,供奉者能起保护之用,能带来光明理智,除妖避邪,能通天地之灵气,取万物之精华,勇往直前,光明快乐。
万佛殿内还供奉四方净土、四方菩萨、四方世间佛、天龙八部、二十四诸天等众多神像,丰富的光影效果,立体层次感和透视效果的综合运用使整个万佛殿显得神秘莫测,在观赏中感受智慧,在体验中启迪心灵,绽放佛陀的无量智慧,引导众生,在现实与理想的彼岸架起精神的飞舟。   
圆通寺住持释远广法师 ,      
已故天湖山圆通寺前任住持释泽顺老法师,生前最大的心愿就是:修建万佛殿。    几十年里,师,在天湖山中,风里来,雨里去。她虽已八十高龄,但还坚持每天从天湖山山脚下搬砖块到山顶,为万佛殿添砖加瓦,风雨无阻,致力希望万佛殿能在他有生之年得以建成,但遗愿难就,释泽顺法师圆寂后,万佛殿仅完成殿坪及殿基之工程,而前期工作耗尽了老法师一生的心血。新任圆通寺住持释远广法师,续后数年,秉承师志,代代接力,不辞劳苦,圆满了万佛殿的建设。 二00九年冬,天湖山圆通寺万佛殿,历经百难,效尽心血,耗资百万,终得圆满,赢得万佛殿,开光大典。主持远广法师,可谓:盛年鸿志,秉戒清修,继承师旨,发愿率众,历时数载,艰苦备尝。光大释门,不遗余力。在当地党政及马汶村委、十方善信(吕祖巧、吕云凤、何木华、何小华等数百位信士)大力支持下,万佛殿圆满落成,殿堂辉煌,万佛庄严。万佛殿开光之时,海众云集,诸佛欢喜。新建配置的万佛殿旁,兩座如意楼、藏经阁,屹立两侧,整齐有序,四方信众,游览其境,幽雅靜怡,清新宜人。 邢台佛教网
圆通寺万佛殿,周围景色秀丽,殿后绝壁峭拔,山色葱笼,林木苍苍,崖下泉水淙淙,朝霞、夕照辉映于石壁之上,涂金抹丹,绚丽动人。可谓“水声琴韵古,山色画图新”。青山叠翠、宝殿彩坊、水榭长廊,雅中求静,别有洞天,天湖山,天高云淡,万物空灵,山水田园,典型环境。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靜闲适,耐人寻味。有联云:“天湖宝寺,背靠龙峰昼观青山绿水;圣地洞天,面朝香岗夜观市郊明灯。”

更多»

資訊

    更多»

    點評

      我要點評

      登錄後才可以發布點評, 立即登錄

      地圖

      二維碼

      掃描家舍二維碼進入家舍手機版

      首頁 推荐預訂心靈家園 佛寺機構 家舍地圖 周邊商品 心靈之旅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媒體報道|加入我們|法律聲明|用戶協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