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善寺  

地址: 河南省登封市

電話:

上傳: 雲煙

無星商戶 0 | 已有 0 條評論

普通家舍

加入收藏     認領

更多»

圖片

簡介

  會善寺位於河南省登封市北6公裏嵩山南麓的積翠峰下,會善寺與少林寺、法王寺、嵩嶽寺並稱為嵩山四大寺院
  東晉成和(公元326—334年)間重脩。傳為南嶽十八高僧禪會之所。十八高惜為慧思、慧海、智凱、大善、僧照、惠成、大明、惠勇、惠稠、惠誠、惠檀、善伏、曇楷、義本、義顥、悟寶、道倫、智明,實非同時人。峰以寺而得名。後興廢缺載
   據北宋開寶五年(972)嵩山會善寺重脩彿殿碑記所載,本寺原為北魏孝文帝(471~499年)夏季之離宮,其後捐為彿寺,隋開皇年間(581~600)改名為會善寺。但據後魏神龜三年(520)七月會善寺浮圖銘、北齊武平七年(576)之會善寺碑等所載,會善寺之名自隋以前即存。另據開元十五年(727)大唐嵩山會善寺故大德道安禪師碑(金石萃編捲七十七所收)記載,道安曾與惠能、神秀等人同在五祖弘忍座下習法,得禪要後,遊曆諸方,道譽頗高,屏居於會善寺,其後示寂於景龍二年(708);上記所說之“道安”,恐係宋高僧傳捲四所載之“慧安”,其法嗣中之淨藏為惠能之弟子,亦即後人尊之為七祖者,示寂於天寶五年(746)。並據嵩山會善寺故景賢大師身塔石記所載,景賢為神秀之法嗣,道譽馳名,曾受中宗召見,開元十一年(723)示寂於本寺。
   此外,唐初一行禪師及元同律師曾在本寺設立五彿正思惟戒壇,一時嚴淨,號稱洛域第一,其後衰微,至上都安國寺乘如再事複興,每年建立方等戒壇,宣講戒律。大曆二年(767),朝廷敕許於寺西建立戒壇院。此戒壇稱為琉璃戒壇,年年受戒者多達數韆人,趙州從諗亦受戒於此,元圭則在此戒壇授戒予嶽神。
  唐武則天巡倖此寺拜道安禪師為國師,賜名安國寺,並置鎮國金鋼彿像於寺內。唐代增建殿宇、戒壇、塔,規模宏大,高僧輩齣,如元同、淨藏及天文學傢一行等皆齣於該寺。五代時於嵩山琉璃戒壇納法,又名“封禪寺”,後樑時廢。宋太祖開寶五年(972年)賜名“嵩嶽琉璃戒壇”、“大會善寺”。元代至元年間(1264~1295年)又賜名“萬壽禪寺”。
更多»

資訊

    更多»

    點評

      我要點評

      登錄後才可以發布點評, 立即登錄

      地圖

      二維碼

      掃描家舍二維碼進入家舍手機版

      首頁 推荐預訂心靈家園 佛寺機構 家舍地圖 周邊商品 心靈之旅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媒體報道|加入我們|法律聲明|用戶協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