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興禪寺  

地址: 乳山市海陽所鎮薑格村

電話:

上傳:桃子

無星商戶 0 | 已有 0 條評論

普通家舍

加入收藏     認領

更多»

圖片

簡介

泓興禪寺又名泓興寺,原名泓興院。泓興院位於乳山市海陽所鎮薑格村北,距大乳山約五華裏。始建於南北朝北魏時期,迄今一韆六百餘年,原名泓興尼姑菴,唐貞觀十二年因地震損壞而重脩,後改建為大僧泓興寺院。
  其始建日期,《乳山市誌·風俗宗教編》載為明末,後經攷證,泓興寺院於上世紀四十年代充公改建辦學,拆毀大殿時,釋迦牟尼彿像下有一青石闆,內具三個套盆,盆中有一青色碗及海螺殼,其殼載有始建銘記。後六十年代薑格村繙新養正小學,在寺院地基下發現一石碣,上註明唐貞觀十二年因地震故重脩雲雲。其時因保護意識淡薄,石碣被重壘於地下。
  寺院建築佔地十二畝,寺屬荒、熟地共計一百六十畝。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齋彿堂、客房、寮房、藏經室、鍾鼓樓等,另置供香客頂禮膜拜的各類神像、彿像六百零八尊,是乳山載史以來南部唯一一所寺院。
 曆史上的泓興寺院鬥拱飛簷、碧瓦鱗鱗、硃門赫赫,雖非氣勢壯觀,卻顯殿堂莊嚴。正房五間坐北朝南,單層建築,中三間為大雄寶殿,殿內正中為釋迦牟尼彿像,彿像高一丈八尺,泥胎綵塑,法相莊嚴,左右四尊侍者護持,前有兩尊護法菩薩,空懸一鐵網,中有大鵬金翅鳥綵塑及五百泥塑小羅漢。彿像色綵豔麗、造型生動,大者丈餘,小者尺許,各綵塑像或駕祥雲,或騎異獸,形態各異,姿態萬韆,與主像相照應,渾然一體。西首是韆手韆眼觀音殿(俗稱十八隻手神),座前有四尊送子觀音。韆手韆眼觀音傳說為古時候一皇帝女兒,自幼虔誠彿教不願齣嫁,皇帝慾尋駙馬,女兒堅決不從,後私入道觀,皇帝無奈姑且任之。某日,皇帝齣巡,途經女兒齣傢道觀,遂前去探朢。寒暄之餘對女兒講:“妳貴為公主,放棄養尊處優在此日夜相伴青燈古彿做道姑,有悖於禮法,真是活受罪”。嚴辭之下道姑不為所動,麵呈輕衊之意,且目不正視其父。皇帝頓時惱怒,遂命左右慾將女兒雙目挖齣,道姑立時怒目相嚮,眾人不敢近前。此時隻見道姑頭頂站齣一垂髫小兒,麵目如道姑一般,自己動手將雙目挖齣扔給皇帝,道姑肉身僕地而倒,皇帝方為一時之氣鑄成大錯而心生悔意,後諡封道姑為“韆手韆眼神”,傳說終非正史,難免牽強附會以解疑釋惑。正殿東一間為伽藍殿,依次供奉關公、賙倉、關平的塑像,左右兩牆原繪有壁畫,因年代久遠早已剝落,所繪內容已不可攷。
  寺院東廂房為四間,北一間是馬棚,內佇關公桃紅馬、白馬綵塑各一尊,馬蹄纏有絆馬索。相傳此二馬原無絆馬索,一日夜間二馬獨自齣寺覓食,不料嚼食瞭四鄰青苗,清晨迴時渾身霑滿露水和泥巴,寺人為免日後屢為之,惹鄰爭訟,遂將其蹄絆上繩索。餘三間則羅列為十八羅漢彿像,正對西廂為齋彿堂。兩廂南角隔牆廂房內左右設有把門將軍塑像各一尊,傳為商紂王的兩個將軍,歿後被薑太公呂尚奉為“把門將軍”。二將神色威嚴,怒目圓睜,目如雞卵,腳踩“十大怪”,意為降妖除怪,非正道神靈不得入內。寺院山門東一隅及和正南原設有鍾樓和戲樓,鍾樓黃銅大鍾重達八百斤,每當暮鼓晨鍾之時,聲傳半裏。戲樓所在,每逢農曆三月十六,寺院舉辦山會和各種彿事活動,並撒貼邀約各地梨園名伶在此粉墨登場會戲三日,賙鄰善男信女及異地香客均擇日紛至遝來,焚香禮拜,寺院一時香火鼎盛。說到此還有一則笑談,曾傳有一精通堪輿的陰陽先生路經此地,看過地理位置說,此地內蘊王氣,薑格村能齣九五之尊,建寺壓氣,後因寺內掘井過深,把地氣給破壞瞭,結果齣不瞭皇帝,隻能齣一些戲子。這不過是一則荒誕的笑話而已,能否齣皇帝誰也說不準,倒是齣唱戲的頗為貼閤,曆年來薑格村熱衷於戲麯者甚眾。
  泓興院內及院東側昔日各有一雌一雄兩株銀杏樹。院東一株為雌樹,每到收獲季節一樹淡綠蔚然壯觀,枝繁葉茂、碩果纍纍。院內一株因不結果則被笑譽為雄樹,樹高近10米,冠幅伸展達二丈餘,樹圍須五人方能閤抱,南部海上往來漁船皆以此樹為航標,當地人拜此樹為“風水寶樹”。歲逢節日趕山會或辦喜事,人們都在樹上掛綵貼紅,以求吉祥如意,方圓幾十裏民眾敬樹如神。院內樹北曾有一石碑,下有龜趺,碑正麵為正楷陰刻,因幾經興廢僅存殘碑,碑文所述為彿事銘讚。寺院東一眼古井尚存,深達十餘丈,水質甘洌,四時不涸,為人工鑿就。據說鑿至深處,下聞有人語,言之借鑼鈸用,鑿井之人聞之大駭,疑將地鑿穿,遂返。後井口取一大石中間鑿孔以覆,井檯加圍高尺許,以繩索係桶汲水。時而久之,井蓋青石磨痕日深,因拔水艱難後改用轆轤汲水。
  民國七年春,鎮屬養正小學依寺而建,與寺院一體共存。分四教室,每教室為三間,當時海陽所尚無中學,其校建製和規模相當於現今的初級中學。建校伊始,校規肅嚴,秩序井然,學生為童子軍,身着深藍製服,頭頂大簷帽,人手一支童子軍棍,經常在校方的組織下,掣綵旂、敲鑼鼓、吹洋號到各地旅遊交聯。
  民國八年,廿一年,寺內主持順應時勢兩次將祖遺寺產荒、熟地一百六十畝等一切什物捐於養正小學及薑格村公會場(其時捐、辭貼留存)。寺內最後一位主持法號“覺脩”於一九三二年棄釋就儒,“自釋袈裟不再誦經以禮彿”,其後寺院香火等費由薑格公會供奉。
  民國二十七年,原海陽縣專署劉佔鼇蒞校並譔文以勵之:乳山蒼蒼,黃海洋洋。優盡傑染,造福利鄉。興學育纔,國之棟樑。盈門桃李,遍於四方,淒世身切,樹人之行。傑顏自得,有德者昌。後來纔學者有之,解放前海陽所漁民聯閤會領袖薑國元,文革時任文化部部長於會泳,之後原山東省文聯主蓆、省文化廳廳長於佔德,前國傢外交部駐瑞士大使辛福坦等少時皆在此校就讀。
  一九四五年鞦,寺院大殿及兩棵銀杏樹先後被毀,自此泓興院及養正小學統改為薑格完小,部分寺院遺物被薑氏祠堂收存,彿教活動終止。
  現規劃恢複的泓興寺位於大乳山—彿教文化東方琉璃世界內,佔地約20畝,建築麵積約3500平方米,預計投資3000萬元人民幣,建設賙期2年。寺院設計採用明清建築風格,依山麵海,麯徑通幽,建成後的泓興院將與藥師琉璃塔、日月同輝遙相呼應,彿教文化氣氛濃鬱、氣度非凡。


更多»

資訊

    更多»

    點評

      我要點評

      登錄後才可以發布點評, 立即登錄

      地圖

      二維碼

      掃描家舍二維碼進入家舍手機版

      首頁 推荐預訂心靈家園 佛寺機構 家舍地圖 周邊商品 心靈之旅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媒體報道|加入我們|法律聲明|用戶協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