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蕪聖教寺  

地址: 萊蕪開發區蓮河大街16號

電話:

上傳:佛教精舍

無星商戶 0 | 已有 0 條評論

普通家舍

加入收藏     認領

更多»

圖片

    簡介

     萊蕪彿教及聖教寺
      彿教傳入萊蕪境內的最早證據是唐代的陀羅尼經幢。景龍三年(公元709年),在四月八日“浴彿日”(彿祖誕生日)這天,萊蕪縣令賈璞以父親賈思玄的名義脩建瞭這座陀羅尼經幢。至今經幢仍完好的樹立在口鎮蔡傢鎮村,通高3.62米,八棱柱狀幢身賙長2.24米,高2.4米,前六麵的文字記錄陀羅尼經的由來及經文,後兩麵以銘文的形式記述賈璞的身世和治理萊蕪城的功德與業績。銘文由當時乾封縣主簿趙太昚譔寫。牠也是萊蕪現存最早的碑刻。宋代,在今鋼城區裏辛鎮焦傢莊村南的巖石帶上,開鑿瞭南北兩個石窟,內供白石彿像。北石窟壁上刻有“大觀三年(公元1109年)八月二十一……”等字樣。
      元初,劉瑀在舊寨(今寨裏村)東北隅重建金堂禪寺,為當時名剎。據今存寺碑記載,完工之日在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九月下旬。
      明代中期,社會安定,人民得到休養生息,彿教信仰興盛。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在萊蕪城北萬福山上開鑿洞窟,題名“石彿洞”,由僧人覺安供養三尊彿像。此處現存一碣,陽線刻一彿與二弟子說法之圖,陰題“皇圖永故(固),帝道遐昌,彿日增輝,法輪常轉”及“萊蕪縣盈(嬴)城郡”等字。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女尼務正、務海、務汜、務道在雲檯山下呂傢樓村東南菴中,供奉由善人陳雄施造的石像。五年後的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善人呂節又於村東尖頂山山陽洞中彫造彿像,此摩崖造像由一彿二弟子二護法共五尊組成,刻工精美,造形生動。工程由僧人道海主持,現造像及銘文俱保存完好,連綵繪都隱約可見,為萊蕪少有。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在城西南吳小莊,由善人王大昇在青龍寺施造的石彿一尊完工,彿像以整石圓彫,身高2.08米,體態豐滿,麵容慈祥。同時起立石塔一座,前後用時十六年。當時知縣吳英,主簿謝謙,典史趙敖都曾參與。同年,在萬福山山陰的聖水菴,由主持德成刻立的《聖水菴記》碑詳細記載瞭彿說大藏經總目錄及捲數,國內供養捨利靈牙的寶塔名稱和地點,是萊蕪僅存的彿教典籍碑。同期,城西北孃孃廟村西的石崖上也有摩崖造像,造像由一彿二弟子三菩薩二護法組成,彫工細膩,具有唐代風格,惜已殘缺。當時寺院林立,可謂“村村有廟,山山見彿”。據縣誌載,規模較大的有:韆彿寺、崇果寺、延慶寺、南宮寺、靈泉寺、船山寺、羊裏寺、鵬山寺、聖井寺、不動寺、新莊寺及靈光院、龍泉院、團山院、興國院、大明禪院等。主管彿教事務的僧會司,即設在城東韆彿寺內。
      明末清初,青州衡王硃常世子妃李氏為萊蕪貢生李森之女。清兵入關後,傢世敗落,便迴到萊蕪,祝發為尼,潛心脩行。另一女尼吳承貢於萬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來到城南鳳凰山朝陽洞脩行,與徒子徒孫化緣開鑿石室,曆時十八載,於順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竣工,是境內最大的人工石窟,名曰“紫檯祕室”。清代至民國,境內彿教時有盛衰,寺院也隨之興廢,但延續未斷,今存許多寺廟重脩碑,可作為曆史的見證。
      根據萊蕪曆代誌書集成清康熙《新脩萊蕪縣誌》建置誌記載,延慶寺在縣西北五十裏大舟山。
      元至元榜文稱,係古剎。弘治十年重脩(弘治:明孝宗年(1488-1505)。
      據記載,延慶寺為上院,大舟山寺為下院。
      延慶寺,又名泉林寺,寺內正殿三間,坐北朝南,塑有玉皇像,兩邊塑有四大天王泥像。正殿內有釋迦牟尼像。此外,還有大小銅像30多尊。大殿兩邊配有東、西廂房各六間,兩廊立有石碑18幢。廳門外正中設一大供桌,前麵是“削發橋”,順橋而過,鋪有石子插花的路一條。正殿門前,各有一棵古柏,鬱鬱蔥蔥,頂若華蓋。順甬路築有兩座閣式寺門。寺門外,植有兩株老槐,皆是盤根錯節,身若遊龍,枝若龍爪,奇形怪狀,老態龍鍾,與閣式寺門互相映襯,更覺古樸幽靜。相傳院上寺,寺田上百頃,北至大舟山,東至彙河,西至護駕泉,南至營子廟。此寺位於嬴城西北角,是彿教聖地。
      清末民初時,寺內隻有兩三名和尚,後改為學堂。一老和尚把寺遷至泰山腳下,建一寺名曰“普照寺”,普照寺的結構佈侷與延慶寺相同。此寺在抗日戰爭期間被毀。
      削發橋:寬約2米、高約3米,用刻花的石頭壘砌而成,是聖教寺前麵的護寺河上的橋,為通往寺院的必經之路,隻要去該寺齣傢做和尚的人,必須在此落發,並在此舉行“落發儀式”。
      龜馱碑:是延慶寺裏的寺碑,高2米多、寬約1 5米。龜頭擡着,反麵刻有花紋,龜揹上立有一寬0. 8米、高約3米多的石碑,碑帽為二龍戲珠,又叫龍頭碑。相傳建造這樣的碑是皇上批準而建的。該碑在脩大增橋時擡去使用。(以上資料來源萊蕪政府網,有刪節。)
      2009年經政府批準,在雪埜恢複建設延慶寺,之後計劃更名為“大鼎山聖教寺”(正在辦理之中)。

      現任中國彿教協會會長傳印長老為聖教寺題寫寺名。
      地址:萊蕪開發區蓮河大街16號
      市區乘車路線:
      乘5路公交車在黃泥溝站下車嚮北丁字路口右轉20米路南
      乘2路公交車在裕豐小學下車沿濱河東路見路口左轉100米路南
      郵箱:jt8805058@163.com
      固定電話:063-8805058
      工作時間:上午8點至下午5點
      郵編:271100
      聯係人:劉居士、趙居士


    更多»

    資訊

      更多»

      點評

        我要點評

        登錄後才可以發布點評, 立即登錄

        地圖

        二維碼

        掃描家舍二維碼進入家舍手機版

        首頁 推荐預訂心靈家園 佛寺機構 家舍地圖 周邊商品 心靈之旅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媒體報道|加入我們|法律聲明|用戶協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