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玛瑙寺原本在孤山玛瑙坡。《咸淳临安志》卷七九:“瑪瑙宝胜寺,开运三年,錢氏建。治平二年,改賜今額。寺旧在孤山,紹兴二十二年,以其地为建延祥观,而徙寺于葛岭(錢塘县)之东。紹定六年,剏高僧閣。淳祐八年趙安撫與(竹艮心)重建。旧寺有法慧禅师智圓墓,今迁塔于寺之后山。圓自号中庸子,临寂,作詩自悼”。说的就是在开运三年(946),年仅18岁的吴越国第三代钱王弘佐(941.8-947.6)在位)选址“岿介两湖之间”、独立一峰于中的梅花屿,“辟禅关据西湖之胜也”,创建宝胜院(也有说寺建于“南朝四百八十寺,尽在楼台烟雨中”的晋朝,并非钱氏首建,为钱氏重建)。从北山回望,一片梵宇秀出湖心,碧波环绕,“宛若仙境”,大有“蓬莱宫在水中央”的意趣。宋英宗曙治平二年(1065),因见该寺坐落“石径生光径”的玛瑙坡,遂赐额“玛瑙宝胜院”。大中祥符间,高僧智圆出任住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