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家舍

標題: 僧侣收麦、沙弥锄草、法师摘果——少林寺禅耕农场 [打印本頁]

作者: 佛教精舍    時間: 2016-6-28 15:16
標題: 僧侣收麦、沙弥锄草、法师摘果——少林寺禅耕农场


僧侣收麦、沙弥锄草、法师摘果——少林寺禅耕农场



说起少林寺,相信不少人的印象都是,高深莫测的禅意、出神入化的武术、森严清规戒律以及严苛的修行学习。也许,你想过去少林寺体验一次短期的清修,但你绝对没想有可能去少林寺体验观光采摘。



僧侣收麦、沙弥锄草、法师摘果
……
如火的六月,少林寺恰逢禅耕农场丰收季节。







新型现代化禅耕农场,集禅耕体验、观光采摘、农业科普为一体。


一千五百余亩的山地,种植了小麦、油菜、向日葵、黄豆等农作物,还种植了杏子、桃子、梨子、李子、核桃、西瓜、石榴等果木,以及黄瓜、茄子、豆角、大白菜等各种蔬菜,为寺院僧众提供了丰富的粮食、瓜果、蔬菜等。




同其它农场不同的是,这个农场由少林寺寺院上下400多僧人分“堂口”轮流耕作。

不仅如此,就连方丈释永信也会经常来到这里,“麦子黄了提醒收麦”、“瓜果熟了提醒采摘”。




“运斤挥刃,无避种生;炊爨饮啖,静渐宿触”。1400年前,隋唐高僧、禅宗四祖道信大师开创的以农入禅、农禅并重的中国式道风,自古以来一直被善男信女津津乐道。




农禅,既是中国古代佛教禅宗寺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也是禅宗僧侣所必修的一个“觉悟”法门。

禅宗僧侣把中国传统价值观中的勤劳、节俭的美德与其禅宗思想和禅修方式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农禅并重的禅修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发展出了具有特色的丛林农业。



长期开垦荒地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是农禅的最大特点。同时,具有一定规模的禅宗寺院的农业生产也对中国禅宗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形成了“农禅并重”文化传统。

荷兰学者许理和说,佛教在中国并不是一种思想模式或体系,而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高度纪律化的行为方式。

在一些禅宗灯录中,诸如“看田回,上堂”或“师一日与僧观稻次”之类的话经常见到。



农业生产和禅林在禅师的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故而有禅师说“大众尽心为常住开田,山僧尽心为大众说禅。”也有那种闻知收入“四五百石麦,二三千石稻”而欣喜万分的禅师。



一些禅师在耕作之余,还写出诗文表达自己边农边禅、丰衣足食、自得其乐的心情:
掘地倦来眠一觉,锄头当枕胜珊瑚……开畲垦地闲消遣,佛法身心半点无,萝葡收来烂熟蒸,晒干香软胜黄精。



史料记载,隋唐宋时期,是少林寺发展鼎盛之时,也是“农禅”盛行之时,数千僧众以禅入农耕种着上万亩的农田,收获禅意人生。

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在其著作中曾介绍说,刚入寺院时,包括其本人在内所有僧众都要挑粪种地,直到近代,寺院土地“缩水”,这一农耕传统才不得已中断。



“耕田也是修行,用禅的心去种地,也是在耕耘自己的心田。”少林寺禅耕农场负责人释延子介绍说,僧人种地更深的用意则是恢复少林寺传统的“农禅”修行方式。

把修行和田间劳动结合起来,“默耕田地,力锄葛藤”,“泥泥水水一年农”,不仅能砥励心志,也是文化中的耕读传统在禅林中的体现。

本文内容参考网络,由有机农业者编辑整理。

有机农业者








歡迎光臨 途中家舍 (http://www.home-way-hom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